您当前位置:大会首页->会场内外
“通道”通民心
作者: 罗容海    来源: 光明日报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8-3-18 10:49:13
 

  3月3日,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首次开启“委员通道”;3月5日上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“代表通道”也如约开启。3月9日下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“代表通道”开启。同一天下午,今年两会的第三场“部长通道”开启——自此,两会“通道”实现了从部长到代表委员的常态化、全覆盖。

  为什么在有了多场记者发布会的情况下,还要开通各种“通道”?关键就在于,相比起单向的新闻发布,“通道”以“通”为目的,沟通了个体之微与社会之大,沟通了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,沟通了家之冷暖与国之壮阔。

  “天地交而万物通,上下交而其志同。”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“通”的重要性。通过上下交通,协同意志,达到“上下同欲者胜”的目的,这是两会“通道”逐年主动化、全覆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两会“通道”里,记者和代表委员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,有倾听、有回应,这种更放松、更自由的交流更真实,也更可感。通过种种“通道”的沟通,全国人民为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的同心圆大了。“上下志同”,这是“通道”之盼。

  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。”通过“通”来处理痛点,是中医留给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。流量“漫游”费不合理、农村公路未能到村到户、农业化肥过度使用、法律服务尚未普惠、外贸形势面临挑战,这些都是民心所系、民生所痛。两会“通道”直面这些痛点,聚焦这些痛点,通过各种沟通集聚智慧,通过各种疏导和引导加快变革,打通关节,变通途径,让民生“痛点”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。“化痛为通”,这是“通道”之要。

  “推而行之谓之通。”“通”的最终意义在于“行之”,两会“通道”绝非坐而论道,而是要把之前的实践经验化为理论,再用理论结合实践去改变世界。希望“通道”上的好声音、好举措、好作风,可以延续到两会之外,体现在行动之中,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。而这,才是“通道”之本。

责编: 陶影
版权所有:《公民与法治》杂志社
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