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人大代表、廊坊市市长陈平。记者 烟成群 摄
长城网北京3月9日讯(记者 祝雪娟)“廊坊是京津冀交界核心区域,所辖10个县市区均与京津接壤。应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,特别是在坚持新发展理念,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,做更大贡献。”3月8日上午,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河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,全国人大代表、廊坊市市长陈平就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部署,谈了自己的学习感受。
“廊坊要争当高质量创新发展的‘桥头堡’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,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。廊坊市已有院士工作站28家,千人计划专家15名,与京津协同创新基地22家,与京津冀30余家技术交易机构实现了资源共享,全市90%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。”陈平代表介绍说,今年,廊坊要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,实施人才“十百千”工程,引进十名院士级专家人才、百名硕博士、千名优秀本科大学毕业生来廊坊创业就业。充分利用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、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国家级和“永清·亦庄”高新技术开发区、“通武廊”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合作平台,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全面对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。力争与京津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50个,引进和转化京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50个,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亿元以上。力促与清华大学合作投资280亿元的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六代AMOLED新型显示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。
陈平代表表示,廊坊要争当高质量协调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北京城市副中心、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和雄安新区都是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。要加快与京津雄已出台的上位规划有机衔接,对市、县两级总体规划、专项规划重新修编,全面优化北、中、南三大板块布局。积极配合省加快编制出台《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》《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》,实质性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,制度性加强沟通会商机制,率先在交通和产业一体化上实现更大突破。
“廊坊要争当高质量绿色发展的‘新高地’。强化与京津周边地区联防联控联治,实施最严格环保制度。同时深入推动河长制,建立河流断面水质生态补偿机制。大力植树造林,全年造林100万亩。”陈平代表说,廊坊还要争当高质量开放发展的“示范区”。优化政务效能,以“双创双服”活动为抓手,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。提升开放水平,鼎力办好“5.18”、“9.26”等国家大型展会。高标准建设廊坊综合保税区,支持有实力企业走出去,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。
陈平代表表示,廊坊要争当高质量共享发展的“领头雁”。坚持问题导向,狠抓薄弱环节,努力对标京津。去年,把城乡低保等六项保障水平全部城乡合一,一次性提升到全省最高,其中3项达到京津水平,是全国少数实行城乡低保合一的城市。两年安排新改扩建中小学、幼儿园122所,补充教师5700余人,年内将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面改薄工程,高标准完成标准化学校创建。对4家市级医院扩建改造提升,加强加快与京津品牌医院深度合作共建。强力做好安全生产、重大风险防控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,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