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大会首页->会场内外
两个“通道”,两种精彩
作者:     来源: 新京报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8-3-6 10:16:46
 

  从“部长通道”,到“代表通道”,两会上的这些“通道”,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临时的采访区域,更是部长、代表与民众沟通的渠道。

  3月5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开幕。这次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,是在会议开始前增设了“代表通道”,10名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接受了集中采访;会议结束之后,大会新闻中心又安排了“部长通道”,6位部长在北大厅接受了中外媒体采访。

  从这100多分钟的采访情况看,可以说两个“通道”均达预期,个个精彩。

  早上8时05分,“代表通道”率先开启。10名代表分组上场,分别回答记者提问。从记者与代表的问答过程看,不管是连任的郭凤莲、马化腾代表,还是初任的王亚平、杨昌芹等代表,均能较好地回应社会关切,而且在回答中都表现出了自己对代表职务的珍视,表达了对当好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决心。

  比如,王建清代表说,自己在调研中发现,现在愿意当“蓝领”的少了,今后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履职,推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,推动提升一线工人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,让更多的人愿意安心做“蓝领”,立志当工匠。郭锐代表则表示,作为一线工人,今后在代表履职中也要弘扬“工匠精神”,积极建言献策,依法履行职责,努力成为一名称职的、人民满意的代表,争取在代表履职领域也上交更多的“精品”作业。

  我个人感觉,对于当选尚不足2个月的新任人大代表来说,他们对自己角色、责任的准确把握,的确可以让我们对他们今后的履职充满期待。

  “部长通道”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安排了6位部长接受采访,6位部长回答的问题都是其主管领域的热点问题。

  比如,政府工作报告刚刚提出了取消流量漫游费的问题,工信部长立即在“部长通道”上公布了具体的“时间表”和今后提速降费的“路线图”。国家监察委成立在即,谁来监督监察委、监察委是否会成为一个“超级机构”,会不会出现“以纪代法”的现象,都是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问题,监察部长杨晓渡在这里一一作了回应。

  可以说,这一场“部长通道”的12个问题,个个问题的回答都让媒体直呼“解渴”。

  从“部长通道”,到“代表通道”,两会上的这些“通道”,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临时的采访区域,更是部长、代表与民众沟通的渠道。这样的沟通渠道,对于增进互动和互信大有裨益。

  □朱恒顺(人大工作者)

责编: 陶影
版权所有:《公民与法治》杂志社
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